4個降低飼料成本的方法
由于多種因素,導致全球幾乎所有的飼料原料價格都大幅度地增長,這自然會傳導到養豬產業,導致飼料成本的增加。一些可以降低飼料成本的飼養管理方法,越來越多地獲得用武之地。以下言簡意賅闡明4個可以明顯整體降低飼料成本的飼養管理方法:
降低出欄重
料肉比會隨著豬的體重/年齡的增加而呈線性增長。這是因為隨著豬體重變大,基本的維持需要也跟著增加。育肥豬超過80公斤體重之后,背膘的增加速度會快過肌肉沉積速度。飼料轉化成脂肪所需的料肉比相比轉化成肌肉所需要高得多。所以適當降低出欄體重可以改善料肉比,降低生產成本。特別是在豬價比較低時。
分性別飼喂
閹公豬的料肉比相比小母豬要高不少。理想情況下應該至少在75公斤體重時就開始給閹公豬限料,限料比例大概在自由采食量的80%。既可以通過減少喂食量來實現,也可以通過增加纖維來降低飼料的營養濃度來實現,后者既達到限飼目的又可以增加豬的飽腹感。此外,可以給閹公豬專門配制低賴氨酸、低凈能的專用料。
單純從養殖角度來說,完整公豬的料肉比是較低的。如果屠宰場沒意見,豬場飼養完整公豬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收益。公豬膻味問題可以嘗試在后期進行免疫閹割。
分階段飼喂
育肥豬一生中吃掉的飼料主要是在后期吃掉的,所以后期吃掉的飼料對于料肉比影響很大。因此嘗試多階段飼喂,在不同階段給予豬不同營養濃度的飼料,可以顯著降低飼料成本。
改變飼料配方
根據具體的市場情況,除了降低凈能和賴氨酸,調整飼料配方是降低成本的直接手段。重新審視營養密度、粗蛋白和氨基酸水平,并使用價格有吸引力的飼料原料。重要的是控制飼料分析和差異,降低飼料的安全邊際,減少安全冗余。通過一些加工方法,或者使用一些添加劑來增加飼料原料中營養物質的有效性。